作为一个资深影迷,我被《年少日记》骗得好惨
访问量:8942

迷影30年、阅片5000+的老影迷,居然被一个年轻导演的处女作给“骗”了——这就是观看《年少日记》的真实心理写照。  这也是该片为什么能拿到豆瓣8.6分,位居近一年来内地院线电影口碑顶点的原因。

虽然在内地上映后票房表现不甚理想,首日225万人民币,仅居当日榜单第五,但是该片在香港上映时的累积票房高达2624万港元,是2023年香港地区的华语片票房亚军。  《年少日记》能取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首先归功于卓亦谦。他不仅是本片编剧、导演,更主导了剪辑工作。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编、导、剪是最能影响内容层面的工作,表演、摄影、灯光、服化道,都是视听层面的加分项。  当卓亦谦编导剪全权在手的时候,他就有机会呈现自己对故事、人物、主题的所有想法。他可以让电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为自己的核心诉求服务。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步步为营的布局、是精心铺排的引导、是一出完美的“诡计”。

似短实长的第一幕  电影的结构脱胎于舞台戏剧,最传统、最常见的便是“三幕式”。以90分钟时长来算,三幕各30分钟。  在老的结构中,第一幕会做足30分钟,要非常详细地交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性格、关系、生活状态等。第一幕里往往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以生活化的人物交流为主。  30分钟左右,会上演影片的核心戏剧冲突,把人物引入事件之中,从而开启第二幕。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同时受到网络电影、短视频等其它影像娱乐产品的冲击,近几年电影创作对第一幕的时长越压越短。大部分商业类型片,已经把第一个情节点提到了10-20分钟内。  我们在看《年少日记》的时候,第一感觉会以为卓亦谦作为新生代电影人,践行的是对第一幕的疯狂压缩。

影片开篇只给了男主角郑老师非常有限的一两场教育学生的戏份,就引入了看上去是全片核心戏剧冲突的情节点——学校发现了被某学生丢弃在垃圾桶里的遗书。  这个时候观众只是对郑老师有一个最基本的职业认识而已,他的性格、成长背景、社会关系等可谓一无所知。次要角色更是大多还未登场。  于是,看了前10分钟,观众会误认为本片是一个老师寻找遗书作者的“破案片”。超短的第一幕之后,也许就是一路的强情节推进,通过调查、分析、推理、下套等手段寻得真相的故事吧。最可能的亮点,也就是后期加一些反转了。

谁能料到,遗书这么明显的情节道具,并非影片第一幕的划分标志。郑老师虽然启动了破案模式,但他很快便“跑偏”了。学生遗书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  一本尘封的日记被郑老师打开,年少时光的再现,才是真正的第一幕。  观众恍然大悟,原来影片的第一男主角并非长大后的郑老师,而是少年时期,为了让自己更有出息,成为“想成为的大人”而开始写日记的郑有杰。  当你反应过来后再看第一幕的时长和布局,会发现卓亦谦实则回归了经典结构,用非常充沛的第一幕,扎扎实实地铺垫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通过第一幕的构建,观众也明白了他要写的不是类型化的破案,而是对东亚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观察与思考。

错位信息投放,你自己骗自己  卓亦谦在《年少日记》里玩得最得心应手的“诡计”是基于错位信息的投放,让观众自己骗自己。影片的前期,他甚至还用片中人给观众打了个样。  未署名的学生遗书中,明确提到了“前男友”对自己的伤害。于是郑老师等人首先就把男学生全部排除,把怀疑目光全放在了女生身上。  然而,在和几位女同学聊过并一无收获之后,郑老师才被女班长点醒:有“前男友”就一定意味着写遗书的是女生吗?男生如果有“前男友”,岂不是更容易成为憋在心里的秘密吗?

郑老师因为自己的固化思维差一点错失真相,而观众则因为自己的固化思维错失了更大的真相。  就如同遗书里的“前男友”一样,卓亦谦在影片前半段里的信息投放,存在着很多错位。更要命的是,他手握编、导、剪三项大权。他的信息错位投放,不仅在文本层面里有,在镜头构图上有,甚至在镜头衔接的时候也有。  越是阅片量多的影迷,看电影越有惯性。演员的微表情、构图里的暗示,蒙太奇营造的关联,都会被我们视为拼图的一块,去拼凑人物心理和人物关系。  卓亦谦在初期并没有营造悬疑氛围,姿态也是非常低的,再加上他新人的身份,会让观众更加放松警惕,只以惯性去获取和处理信息,而没有提防到这些信息之间可能暗藏着错位。

于是,观众很容易自己把自己给骗了。我们相信了我们自以为的事。当卓亦谦纠正错位的镜头轻描淡写地一出现,观众感受到的冲击是无比震撼的。  纠正错位的段落,被卓亦谦拿捏得十分轻巧,就好像领导发言里念了个错别字,全场却没有人会笑一样。很多观众会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恍神,大脑会快速运转起来:自己错在哪里了?影片前边的哪些内容被我漏掉了?影片后边的内容,究竟还可不可信?  虽然卓亦谦没有提供闪回段落,但观众的脑中会自行闪回,快速把影片前半段的诸多细节进行重新匹配,然后发现在纠正错位信息后,所有的细节竟然严丝合缝,且纠正后的故事和人物,更加突显影片的主题。

我们不是没有被电影骗过,但最常发生在影片临近结束,比如《非常嫌疑人》《致命ID》等。像《年少日记》这样被骗到中途,纠正错位后继续往下看的,还真是不多。  思考带来的情绪价值  都知道现在的观众最吃“情绪价值”,《年少日记》也的确提供了很强的情绪价值。去网上看看购票用户的反馈,十个里边有八个都提到自己观影过程中哭了。  在把观众看哭这件事上,本片和《我们一起摇太阳》有些异曲同工,都没有专门设置哭点,而是抓住了人物命运中的悲情色彩,并深挖了这份悲情背后的社会顽疾,从而让观众深切地体会到主人公抗争中的无力感,让情绪价值成为了主题探讨的“赠品”。

在对社会的观察精度和对主题的探讨力度上,《年少日记》甚至更胜《我们一起摇太阳》。因为后者的主人公属于个案,而前者的主人公则几乎等同于所有典型东亚家庭成长起来的人。  卓亦谦对郑家的设定很具体、很细致,却又没有让它成为个案,而是充分做到了对典型东亚家庭的呈现。你甚至可以批评他对东亚家庭有“偏见”。  郑家的父亲郑自雄出身于普通家庭,凭借个人努力打拼成知名律师,过上了阔绰的生活,拥有了体面的社会地位。  郑家的母亲郑黎嘉欣从带上夫姓的一刻起,就成了郑自雄的依附品。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边,她都要按照丈夫的期望去做事。  郑家的哥哥郑有杰一心想讨好父母,无奈资质有限,学习成绩始终没有起色。他最喜欢看漫画,以及和玩偶聊天。  郑家的弟弟郑有俊则资质过人,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弹钢琴,都非常出色,虽然不喜言语但深得父母喜爱。

这个家庭,很容易在细节中碰撞出东亚家庭的独特矛盾。比如丈夫对妻子的强势,比如父母对子女的“唯成绩式关爱”,比如教育方式上的粗暴,比如在外人面前的惺惺作态……  这个放大了东亚代际间负面色彩的家庭,不仅给两个孩子带来了影响一生的伤害,而且两位大人也总是处于烦躁、恐惧、焦虑之中。  本片监制尔冬升在一次映后见面会上曾表示,养育孩子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如果只是明日复明日地检查他是否有进步,那根本不是合格的父母。

童年线和成年线之间的转换,无需什么额外的提示,因为卓亦谦把每个剪辑点前后的内在关联建立得很扎实。郑家发生过的每一件事,都在郑老师身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双线的共同推进,甚至有了一种“因果报应”的底层逻辑。  电影里没有特别强调指向性的爱与恨,但观众通过观察人物的行动、聆听人物的言语,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只需稍加思考,便会产生非常有指向性的爱与恨。这就刺激了观众难以抑制的眼泪。

卓亦谦凭借本片连续斩获金马奖、亚洲电影大奖、金像奖的“最佳新人导演”。其能力获得了业内外广泛的认可。  尽管本片在感动观众时占了题材上的便宜,但卓亦谦所展现出的编导剪全能技巧,让人对他未来执导更大体量作品、更具商业野心的作品,充满信心。  【文/满囤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年少日记、来自于:北京、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