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用好“指南2.0”,绘出乡村振兴“幸福景”
访问量:232

特约评论员/丁铁  乡村要振兴,数字来赋能。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近日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  在江苏南京数字大田里,自动灌溉系统、杀虫设备覆盖田头,农民只需要坐在家里点点手机,现代农业科技和大数据就能在田野里“碰撞”出火花;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60万亩蔬菜大棚变成一座座现代化的农业工厂,一台台机器人自如“行走”,“云端”种植使蔬菜产量提升了10%,商品果率提升了15%至20%,为农民增产增收拓宽了渠道。近年来,我国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农业按下发展“快进键”,数字乡村建设跑出“加速度”,数字乡村在乡村治理、产业振兴、城乡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融入乡村生产生活的每个场景。  数字乡村建设将数字经济注入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稳步向前,是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客观需要。随着互联网在全国农村快速普及,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相关报告,截至2023年12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6.5%。不过,数字化发展基础设施薄弱、数字化技能型农业劳动者相对紧缺、经营主体能力不足、数字化建设深度和广度不足等问题,在广袤乡村依然客观存在。破解难题,补足短板,《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为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基建,挖掘新业态、新模式潜力,着力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提供了升级版“操作手册”。  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乡村要先行。2021年7月,中央网信办等七部门办公厅联合发布《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指导各地积极开拓创新,打造了一批具备复制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而《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按照“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的思路,从建设内容、建设方法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构建了数字乡村建设框架,为各地各部门在新形势下更准确地把握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和目标方向,提供了可循路径和具体的方法指引。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当前,数字乡村发展方兴未艾,更应不断拓宽数字乡村建设参与主体,引导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数字乡村建设,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增强科研投入力度、加大科技创新供给、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数字产品的适应性,推动农业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切合实际用好“指南2.0”,集众智、聚合力,以共建、促共享,加快推动乡村生产、生态、生活数字化转型,希望的田野必将全景铺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阔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