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访问量:1769

《花开河西巷》剧照。    □ 本报记者 唐 悦   “迷失的人啊,想要一个家……”舞台上音乐响起,刚出院的晓江回到小区,引起一场不小的风波:有邻居说晓江是“疯子”,有居民要求社区将他关在家里别出门,还有人绕着他走。原来,晓江因在职场屡屡受挫,突发精神疾病,经过治疗后回归家庭。但街头巷尾的议论和人们逃避的眼神让晓江十分痛苦,被认为是“定时炸弹”的晓江仿佛成了一座“孤岛”……   这是中国首部心理音乐剧《花开河西巷》的开场。上个月,全国残疾人文化周启动仪式上,该剧作为精品节目压轴出演。剧中的河西巷精神康复驿站,原型是苏州市姑苏区金阊街道桃花坞精神康复驿站,“姚站长”的原型则是站长王良玉。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在现实中,桃花坞精神康复驿站仿佛是连接“精神孤岛”的桥梁,让许许多多精神障碍患者找到连接世界的方式。不同类型精障人群的故事,浓缩进这部70多分钟的舞台剧里。   一部剧,   串起一群人的特殊故事   职场受挫导致精神分裂的晓江、父母离异后患上“微笑型”抑郁症的大学生夭夭、因难产发育迟缓的启明、追求爱情却遭遇家人反对的刘文强和徐美凤、终生未婚孤独老去的老魏……这部心理音乐剧用一个个真实故事,串起生活中的精神疾病问题和患者的真实境况。   艺术来源于生活。2021年,与王良玉一起工作9年的姑苏区精协副主席唐宇飞萌发了一个想法——创作一部关注精障患者和他们家庭的故事,让更多人接纳这个群体,帮助他们心灵回归。“9年来,我和精障患者朝夕相处,刚开始不太了解,也‘怕’他们,但长期接触后我打消了固有认知,特别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唐宇飞说道。   促使唐宇飞“想做点什么”的,还有重要的现实原因:随着国家对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视,以及诊断标准的迭代更新,睡眠障碍、焦虑障碍、心境障碍等疾病的早期识别率不断提高。除老年痴呆外,总体上我国各类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约为16.6%;18岁以上人群中,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最高,约为7.6%;心境障碍约为7.4%,精神分裂症约为7.64‰。   必须让全社会了解他们——唐宇飞四处奔走,找到国家一级编剧周琰。周琰一开始有顾虑,担心不能准确表达这个群体的意愿,同时也苦恼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   周琰多次走进患者家庭和康复机构,经过3个月的走访,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把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经历的碰撞摩擦、接纳包容的故事呈现出来。   作为《花开河西巷》的策划人,唐宇飞还先后找到苏州市残联、姑苏区政府和苏州市歌舞剧院,得到大力支持。经过长达两年半的创作,这部剧终于首演,迄今已接连上演14场,很多观众现场落泪。   观众的共鸣给了主创人员极大信心。苏州市歌舞剧院原院长沈亿民表示,这部剧的一大特色是本土创作,讲述本土故事。策划、导演、编剧、演员、舞美都是苏州本土艺术工作者,全体演员下沉一线康复站和苏州广济医院两个月,力求表演更接近于真实。公演前,主创特地邀请苏州广济医院专家作为“首批观众”,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一个驿站,   “摆渡”迷失的心灵   “剧中的大学生夭夭因父母离异,找不到归属感,虽然脸上永远带着笑,内心却十分焦虑,甚至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大学生观众李淼说,自己就像剧中人,也时常迷茫心焦,无法纾解内心郁结,戴着“假面”生活。“这部剧应该被更多人看到,通过及时治疗或心理疏导可以解决的精神障碍,却因为患者讳疾忌医,或许就错过了治疗时机,走上了岔路。”   苏州金阊街道目前有3个精神康复驿站。其中,桃花坞驿站对接辖区329位精障患者,入站康复的有45人,每天有大约20名学员坚持来驿站康复训练。配药、复诊、家庭病床、辅助性就业……小小驿站成为他们离开医院、回归工作前的港湾。王良玉认为,除了按时服药,还需要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才能避免病情再度诱发。因此,她经常带着大家种蔬菜、做手工,不定期进行郊游、参观博物馆,让他们保持与社会的接触频率。在政府兜底支持下,驿站还引入社会组织,开展个案管理、小组辅导和就业指导。   王良玉介绍,社区康复现已列入各级政府的民生实事。专业社工和驻站护士上门走访,跟进督促患者服药、调药,及时掌握患者的状态,让回归更有科学依据和保障。   “披荆斩棘地活着,也是一种坚强。”这是剧中的台词,也是现实。30多岁的小敏出院后,经过胥江康复驿站的定期随访跟进,恢复良好,她也回到某客服平台继续工作。公司宽容友好的环境让小敏情绪稳定,回归成为可能。   “以往我们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刻板印象,就是他们被关在精神病医院、锁在家里,甚至流浪街头。此剧的上演,让我们直观了解到他们的真实状态。了解,正是理解和接纳的开始。”在苏州市广济医院精神康复科主任袁颖看来,社区康复是医院和现实生活间的摆渡,帮助迷失的心灵抵达彼岸。当前,我国各类精神疾患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社区康复可以整合多方资源,让有限的医疗资源服务于更多患者,减轻社会负担、维护社会稳定。以前患者出院后基本待在家里,疾病复发率很高。有了社区康复,就有了一个接纳他们的机构。药物治疗、社交技能、疾病识别与自我处置、生活工作技能……患者获得全方位的专业支持帮助,在此过程中,被周围环境所接纳,“病耻感”得到缓解,回归社会的信心增加。   一种善意,   叫“不歧视”   不是别人不理解,而是别人不了解。“一开始,我还怕自己看不下去,没想到坐下来就沉浸到剧情里。看到夭夭和妈妈的激烈冲突时,我本想掏出纸巾擦眼泪,但没好意思。”观众石先生说,看了剧才知道身边还生活着这样一群人,对他们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   “看剧前,我觉得精神障碍患者可能是‘制造麻烦的人’‘危害安全的人’‘给社会造成负担的人’。但走出剧场,我的认知已改变……”“全程沉浸式观看,手机都没掏出来,可见演到大家心里去了。不同的人看这部剧,都有不同的代入感。”观众留下很多肺腑之言。   “我们希望传递这样的信息:对待身边的精障患者,‘不歧视’也是一种善意。”该剧导演、苏州市歌舞剧院副院长周云说,这部剧从题材、剧本、舞美到演员呈现,各个环节都历经多次打磨,努力打造一个精品剧目,吸引全社会关心关注精障患者,“就像主题歌里唱的——‘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一个角落都需要阳光普照’。”   唐宇飞坦言,将《花开河西巷》这一特殊题材搬上舞台,不仅是为了告诉人们,精障患者需要突破自身心理障碍,需要社会消除顾虑和歧视,摘掉有色眼镜;同时,也提醒人们时常审视自己的精神世界,看到内心问题,了解自己的心理困境。“已经公演的场次中,有不少初高中和大学生观众,演出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次‘心理按摩’,也是一堂生动的心理课。”   作为出品人,苏州市残联打算向全国推送演出该剧。苏州市残联理事长胡岚表示,当前,苏州已建成255家包括精神康复驿站在内的残疾人之家,近3000名像王良玉这样的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在一线服务特殊群体。这部剧,也是在向他们致敬。   值得关注的是,社区康复站只接收60岁以下的成年患者,父母老了、走了,“孩子”也进入老年,怎么办?可喜的是,需求正逐步得到回应,苏州将筹建一个全日制托养机构,接收60岁以上的精神疾病患者。今后,老年精障患者可以进入类似老年公寓的机构,更有尊严地过好晚年生活。惠残好消息的落地,成为这部剧的光明结尾。   点·评   为走出阴霾的人“留一扇门”   □ 唐 悦   “我又EMO了!”不知从何时起,这句话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事实上,心理疾病就像感冒,负面情绪很容易传染。每个人都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有些人能及时调整,但也有一些人很不幸患上精神疾病。医院、机构、社区、家庭,在精障患者的“回归”之路上,缺一不可。   心理音乐剧《花开河西巷》唤起人们对精障人群的关注,以及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关注。从紧紧关住心门、关在家中不敢接触社会,到“花开四季”走到阳光下,这部剧可以说是一个良好开端。相信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人们对精神世界认知的加深,会有越来越多的力量加入进来,为精障患者奔走呼吁,为他们创造宽容友好的社会环境,为走出阴霾的人“留一扇门”。   心理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遇到困境出现负面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承认并接纳焦虑情绪,不畏惧、不放任、不逃避,坦然面对生活,是这部舞台剧给现实生活的启示。希望每个“EMO”的人,都能像河西巷里的主人公一样,走出阴霾,迎来光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花开河西巷患者康复王良玉驿站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