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提升灾害防御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访问量:8170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开展、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国力国情调查。此次普查,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各地区各部门要整理调查成果,科学用好调查成果,为灾害防御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在普查成果中增强发展自信。经过艰苦努力,这次普查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全国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到第一次全面掌握了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信息和灾害属性,从第一次明确了全国高灾损区、高隐患区、高风险区和低减灾能力区“三高一低”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域,到第一次划出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的短板弱项区域等,从完成了灾害风险要素属性和空间位置的“双调查”,到推动灾害致灾数据和重要承灾体的数据共享等。总体来看,这次普查成果是多维的,首次摸清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家底”,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此,各地各部门要做好前瞻预判,做好科学规划,增强信心,保持定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必将遇到各种风险挑战,尤其是自然灾害方面的综合风险,各地区各部门要通过普查形成的大数据进行综合研判分析,树立前瞻思维和底线思维,做好谋划思考。  在结合实际中做好有效应对。通过普查,各地区各部门要持续推动普查成果用起来、活起来,切实发挥普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林草行业来说,通过普查调查了全国范围内的林下可燃物载量本底、摸排野外火源风险点和减灾能力底数、形成了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区划。面向未来,要结合气象预报和可燃物火险监测数据,勇于探索实践,做好重点防范,运用好防灾减灾能力的成果,为编制森林草原火灾防治区划和防火基础能力建设提供支撑。对于水利部门而言,目前已摸清了水旱灾害风险隐患底数、首次完成了全国水旱灾害风险等级划分、建成了普查成果共享应用数据库,当务之急是要持续推动普查成果在水旱灾害防御、防洪规划修编、水利工程建设、河湖管理等方面的深化应用。各地区各部门要用好普查调查中形成的各种数据信息与相关成果,结合各地区实际做好规划与应对,创造性地运用本次普查成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有效服务中用好普查成果。普查目的在于成果应用,效益也体现在成果应用。坚持“边普查、边应用”工作原则,目前普查成果应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从源头防控,到精准房子,再到能力提升等,各地区各部门综合运用普查数据与成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在风险源头防控上,把普查形成的综合风险评估图、区划图等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划定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提供依据,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在灾害精准防治上,一些地方部分市县对普查获取的重点目标物的风险隐患信息,实行清单式、分类分级管理,有效提高了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精准性。在应急能力上,把普查数据成果接入国家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和灾害事故电子地图,为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精准预置应急资源和力量提供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