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楚墓里的厦大“挖土人”
访问量:1555

张闻捷与厦大师生在现场进行考古工作。  东南网4月29日报道  这是张闻捷参与武王墩墓考古工作的第五个年头。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该墓葬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镇,现保存有主墓、墓园、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重要遗迹,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  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项目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并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从2020年武王墩主墓正式启动考古发掘开始,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张闻捷先后带领10多名学生驻扎项目现场,进行封土、填土和椁室的发掘与资料整理工作。  一座位于江淮大地上的楚国墓葬,为什么活跃着厦大师生的身影?  联手探楚墓  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  彼时,被称为安徽版“南水北调”的引江济淮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随着工程全面铺开,一批重要的文物遗迹被陆续发现。  “当时,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了国内十几所具有考古资质的高校单位参与这批遗迹的发掘,其中就有厦门大学。”张闻捷说。  在此期间,厦大团队在田野考古、文物保护、资料整理等方面展现出的实力,受到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肯定。双方自此结缘,此后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合作。  张闻捷自己也与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出生在湖北荆楚大地的他,在研究生阶段便师从楚文化研究大家高崇文教授,“从博士毕业到现在,楚文化一直都是我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在这期间,我对同样位于淮南市的楚国王陵‘李三孤堆’进行了详细研究,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因此,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找到我,希望我参与武王墩墓的发掘”。  要“动土”,先考古。考古调查,是考古发掘、研究和保护的前提。“武王墩主墓是一座带封土的‘甲’字形竖穴土坑墓,封土堆整体呈覆斗状,高出地表约16米,就像一座山一样。”张闻捷说,加入武王墩墓考古工作之后,他马上带着学生参与对墓葬规模、周边陪葬墓分布情况的调查和勘探工作。  前期工作准备就绪,便进入墓葬封土和填土的发掘环节。“在挖封土和填土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解剖和分析夯层的结构以及夯窝的密度,然后再通过实验考古的方式,来判断墓葬的夯筑过程、推算参与夯筑的人数。”张闻捷说。  今年3月开始,武王墩主墓进入椁室发掘阶段。随着发掘渐渐深入,各种困难接踵而至。“在一号墓的椁室盖板上,我们发现了大量墨书文字,有100多句、近千字。由于年代久远,许多文字依靠肉眼难以识别。”张闻捷说,为破解难题,参加武王墩墓考古的多学科团队经过综合研判,决定采用红外识别技术来提取椁室盖板墨书文字信息,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如今,考古发掘从过去的粗放式逐渐走向越来越精细化的多学科联合,这应该成为我们倡导的一种模式。”张闻捷表示。  扎根田野 拔节生长  毕业季将至,但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2021级硕士易俊龙依然扎在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项目现场。  2021年,还是大四学生的他,在张闻捷的带领下参加了武王墩墓的考古工作。“能有机会参加这一重大考古项目,别提有多兴奋了。”易俊龙说,出发前,他仔细翻阅了相关的楚国史料、查看了墓葬周边的发掘报告,做好了充足准备。“到现场之后,那些资料里的场景具象化地呈现在眼前,让我感到非常震撼。”  然而,最初的新鲜感和兴奋劲过后,倦怠感不可避免地袭来。“刚开始,我们日复一日地挖封土,整个过程非常枯燥乏味,感觉就像现代版的‘愚公移山’。”易俊龙说。  对考古专业的学生而言,田野发掘实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考古界有一句行话:“第一次下田野是考古学生的分水岭,他们会在这里决定离开还是留下——离开是因为苦,留下是因为其心弥坚。”  坚持下来的易俊龙,逐渐尝到了“甜头”。“随着发掘的继续深入,各种田野迹象和文物不断出现。我仔细记录着发掘过程,并给这些文物绘图、拍照,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了价值。”他说,在此期间,自己还得以与许多专家学者深入交流,“这里聚集着一批国内顶尖的考古团队,我能够经常向他们取经求教,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  厦门大学2021级考古学博士研究生柴政良同样收获满满。“当整个武王墩墓的棺椁结构得以展示时,我们发现它的棺椁结构和既往发现的一些墓葬有很大的不同,这让我对楚墓有了新的认识。”  “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项目,其实也是我们用来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实践平台。”在张闻捷看来,考古学者的研究资料主要来自田野发掘,那些与泥土为伴的发掘现场,就是考古学者的“实验室”,“田野考古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如果学生没有过硬的田野考古能力,许多研究根本无从谈起”。  平潭、襄阳、随州……许多考古发掘现场,都曾出现过张闻捷和他的学生们的身影。他们或是徒步走在田间地头,调查可能存在的遗迹分布状况;或是拿着手铲,一层一层清理着探方中的泥土。“一次次从考古实践中获得的历练,也将成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扎实铺垫。”张闻捷说。  易俊龙对此深以为然,“除了专业素养的提升,长期的考古实践,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极大的磨砺,参与武王墩墓的发掘更是磨砺了我的性格,让我沉稳了许多,做起事来更加有条不紊”。  即将离开考古现场走上工作岗位,易俊龙心里还有点舍不得。“满打满算在这里待了将近3年的时间,这是我人生中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他说。